2016年伊始,林洋能源為順應國家補貼政策及光伏應用的發展趨勢,將公司新能源版圖定位中東部地區,以江蘇為中心,輻射遼寧、華北、河南、云南等六個區域,形成“一體六翼”新格局。然而,面對中東部地區土地資源有限、光伏電站可利用土地資源稀缺的問題,提升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刻不容緩。帶著如何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利用率及發電效率,發展創新光伏發電模式等一系列思考,3月20日,林洋集團總裁、林洋能源董事長陸永華先生率林洋光伏副董事長顧永亮先生、林洋新能源裴駿總經理,馬不停蹄再赴浙江同景新能源集團進行考察交流。同景集團總裁吳建農先生親自熱情接待了陸總裁一行,雙方就發展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經驗、農光互補發電領域的先進技術以及未來的合作意向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圖一:陸總裁一行與同景集團總裁吳建農合影
考察過程中,雙方就近年來各自在分布式光伏電站領域的發展情況做了充分溝通。同景新能源分享了其在建設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方面的豐富經驗,并詳細介紹了公司針對傳統地面電站占地大的缺點,自主創新研發的同景雙軸聯動跟蹤系統和同景雙軸農業大棚聯動跟蹤系統,徹底解決了發展光伏與農業產出的矛盾,可有效提升發電量25%~30%。
在聽取了同景新能源的相關介紹后,陸永華總裁對同景新能源的農光互補創新結合模式表示充分肯定,對其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技術給與了高度評價,并冒雨親臨同景30MW農光互補跟蹤電站項目和水光互補漂浮式光伏示范項目現場,實地考察及調研創新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隨后,又深入同景工廠生產車間,參觀了相關技術創新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并親自動手嘗試體驗了支架的可操作性。

圖二:陸總裁在廠房內親手操作同景專利產品
近年來,隨著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可利用的荒地、荒山、荒灘以及屋頂等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從事光伏電站建設的需求,光伏產業亟需進行轉型升級,結合其他產業互相協調發展成為一條重要出路。國土資源廳最近發出《光伏用地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光伏農業是光伏產業和現代農業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及實現可持續光伏發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林洋能源在中東部累計光伏電站項目儲備已超1.5GW,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70%左右都將采用農光互補的建設模式。林洋集團旗下還設有高效農業公司,與上市公司新能源板塊業務有效協同,真正做到農業先行、農光互補,以光伏產業支撐農林漁業的發展,帶動當地就業,改善當地稅收,實現“一、二、三產”規模化立體發展。
在考察最后,陸總裁指出,光伏的綠色發展已經成為趨勢,農業光伏的發展任重道遠。林洋能源一直致力于成為分布式能源、能效管理領域最大的互聯運營和服務商,今后將在開發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過程中,積極涉獵并采用創新技術,打造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于一體、具有林洋特色的高效分布式光伏電站。

